楹联

拼音yíng lián注音ㄧㄥˊ ㄌㄧㄢˊ

词性名词

楹联的基本解释

楹联 yínglián

[couplets hung on the pillars of a hall] 挂或贴于楹柱上的对联。泛指对联

楹联的详细解释

挂或贴于楹柱的对联。又称楹帖。相传始于 五代 后蜀 主 孟昶 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“新年纳餘庆,佳节贺长春。” 宋 时更用于楹柱,故名。 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续集·许宗伯》:“每闻僧作法事归,必聚论人家字画。有云堂幅好者,有云单条好者,有云横披更妙者,有云楹联出色者,争论不一。” 苏曼殊 《与刘三书》:“ 得山 得公书楹联,亦欢喜无量。” 郭沫若 《题桂花轩》诗序:“轩在 端州 七星巖 湖畔,门外有集 毛主席 词句楹联一副:‘风景这边独好,江山如此多娇。’”参阅 宋 张唐英 《蜀檮杌》卷下。

查组词:楹组词 联组词

上一词:疑沮

下一词:预会

楹联的相关词语